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公務員“痛並擰巴著”如何造成

王鳴鏑

2016年11月25日14: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幾年前剛開始工作時,我每天早上都很開心,恨不得蹦跳著去上班。進入一個庄嚴肅穆的國家機關,在一個和專業也算對口的崗位,處理著關系政策民生的事務,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想象的“有意義的職業”,比被拘在某個公司的格子間裡,為如何給老板賺錢而苦惱有意義多了。最重要的是,這份工作還提供無盡的安全感,我再不必為職業發展焦慮,從此一勞永逸,多好!(11月25日人民網)

從公務員的“辭職自白書”,到“痛並擰巴著”的職業感言,公務員因其手握公權的職業屬性,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吸引公眾眼球,成為輿論的“主角”。

縱觀這篇“痛並擰巴著”的“職業感言”,不論是從“恨不得蹦跳著去上班”的喜悅,變成“每天隻關心能不能按時下班”的麻木,還是從“有意義的職業”憧憬,到“工作方法僵化”的動搖,上演了一場活生生的“公務員蛻變記”,令人唏噓不已!

試問,該公務員“痛並擰巴著”的生活究竟是誰造成的。細看該公務員的自我總結。其一,工作要求不明確,“領導滿意、群眾滿意”的標准著實考驗能力與智慧。其二,工作方法僵化,文山會海的折騰模式,費盡心力卻毫無意義。其三,職業規劃的缺失,一眼望到頭的職業生涯與繁復工作,讓人感覺不到希望。其四,公務員角色的定位,職業認可度低與囊中羞澀的現實落差,構成了“痛並擰巴著”的生活,讓該公務員去意已決,令人心生遺憾!

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先從工作激情談起。說實話,對於任何一個新入職場的人而言,從蹦跳著上班的喜悅到后來習以為常的麻木,都是職場規律,跟公務員職業毫無關系。其次,就工作標准而言,企業重效益,而政府重服務,群眾滿意就是唯一標准。再次,就工作方法而言,開好會議傳達好精神只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