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雲娜
2025年11月19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健全各類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初次分配機制,促進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
——摘自“十五五”規劃建議
廣東省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實訓基地,數控機床切削金屬零件、工業機器人揮臂運料。“這些設備的系統和數據,全部接入了工業互聯網平台。”39歲的鄭飛介紹。
在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鄭飛是一名資深產品經理。他自主研發了工業數據採集實訓系統等多個工業數字實訓場景,是公司裡有口皆碑的業務能手。
去年10月,經公司所在的廣州市海珠區推薦,鄭飛參加了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廣東選拔賽的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S(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應用方向)賽項。
“我們推薦區內特色優勢產業的技能人才參加各級職業技能大賽,同時積極落實激勵制度。”海珠區就業培訓中心主任周紹聰說。
在比賽中,鄭飛獲得了優勝獎。不久,人社部門便送來了技師等級証書。拿到“技師証”,鄭飛又萌生了評職稱的想法:“職業技能更看重實際操作和崗位適配能力,專業技術更強調理論知識和資質認証。如果把‘兩証’都拿到手,就能更全面地証明自己的水平。”
鄭飛上網搜索有關職稱評定的具體要求,在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上看到了一則好消息——早在2022年4月,廣東省就已實施方案,推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有效銜接,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進一步完善貫通評價機制,拓寬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空間。
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鄭飛選擇了“人工智能工程”作為參評領域。去年12月,職稱評審啟動,他把參評材料交給公司,由公司提交給人社部門參評。
“職稱評審突出職業能力和工作業績,非常務實。”鄭飛說,評審對職稱英語、計算機應用能力成績不做要求,也不將論文作為限制性條件。他曾經完成的具體項目、參與制定的行業標准等創新型成果,均可作為參評的加分項。
作為從事人工智能專業技術工作8年的高技能人才,鄭飛的學歷與工作年限均符合走“綠色通道”的要求,可以跳過初級職稱階段,直接申請人工智能專業中級職稱証書。
“我過去以為,職稱與職業技能等級是各評各的。”鄭飛說,“沒想到,現在的評價體系會統籌考慮。路子寬了,更好走了!”
今年9月,鄭飛的職業生涯再次迎來突破:他以企業職工身份,代表廣東省參加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賽項。賽場上,他和搭檔出色完成藥品裝填、加蓋擰蓋、藥瓶檢測、包裝、入庫的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改造,一舉摘得銅牌。
國賽拿獎,又將直接利好職稱評定。海珠區人才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范靜介紹,根據有關規定,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本專業項目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等有關獎項,可以破格申報高級職稱。
得知這一消息,鄭飛喜出望外。回顧這些年,他切身體會到了什麼是“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2021年,他主導一家職業院校的實訓基地改造,既獲得客戶好評,也被公司授予榮譽和獎金﹔這幾年,他深耕工業互聯網領域,設計出軟硬件一體化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助力了公司業績的增長,因而在去年晉級一檔,收入也相應增加。
“技高者,待遇優厚,我的生活更有奔頭!”鄭飛感慨道。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9日 04 版)
| 相關專題 |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